原标题: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2021免疫与疾病巡讲启动会召开
轮状病毒是全球5岁以下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首要致病原,几乎每个3~5岁的儿童都经历过至少1次轮状病毒感染。在中国,轮状病毒胃肠炎分别约占5岁以下儿童腹泻住院和门诊病例的40%和30%,约90%的轮状病毒胃肠炎病例发生在2岁以下婴幼儿,给医疗卫生系统和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是儿科和公共卫生领域广泛关注的问题。
2021年5月14日,由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儿童免疫与健康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贵阳市疾控中心承办的2021免疫与疾病巡讲启动会暨《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的预防诊疗路径》发布会,于贵阳市金阳大酒店顺利举行。此次会议得到了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过敏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风湿免疫学组、《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的学术支持。
与会专家合影
贵阳市疾控中心潘春柳主任
开场视频展示了联盟成立三年以来,不忘初心,秉承着“还社会和家庭一个健康的好孩子”的联盟宗旨,在全国深入开展科普教育等医学公益活动所走过的历程。2021年,联盟活动已走入第四个年头,随着签有会议嘉宾签名的水墨画卷徐徐展开,联盟秘书长兼副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晓川教授邀请联盟核心专家组成员上台,在卷轴上落下自己的印章。儿免联盟再次启程,2021免疫与疾病巡讲正式启动。
2021免疫与疾病巡讲正式启动
联盟的发展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启动仪式上,联盟主席、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吴凤岐教授,向社会公益支持单位代表授牌。
此次会议,重磅发布了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感染学组、儿免联盟专家组联合撰写的《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的预防诊疗路径》,儿科感染学专家、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大儿科主任徐翼教授和中疾控研究员刘娜博士强强联手,共同执笔,从轮状病毒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诊断与治疗、到轮状病毒的预防,打通了轮状病毒从防到治的系统。这也是国内首部以轮状病毒诊疗预防路径为主题的专家共识,为基层儿科医生和公卫人员提供了实用的专业指导。未来,联盟核心专家组还将持续产出五篇轮状病毒相关的高质量学术文章,包括专家述评、轮状病例报告等,将会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上发表。
会议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分享儿童免疫及健康方面的诊疗理念、科研成果及前沿进展,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徐翼教授呼吁重视轮状病毒感染的肠外表现,首都儿科研究所的吴凤岐教授提示大家警惕儿童期血管炎的诊断,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王晓川教授向大家介绍新冠病毒的免疫特点和发展趋势,贵阳市儿童医院的朱莉主任解读《儿童轮状病毒胃肠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的李克莉主任介绍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各位专家与参会学者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此次会议的内容和议题,充分体现了联盟一贯以来推动“医防结合”的诚意和决心。特殊健康状态儿童的预防接种,以及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诊断与处理都离不开公共卫生体系和儿科临床医生的紧密合作,联盟于2020年发表了26篇特殊健康状态儿童接种的专家共识,为接种门诊医生和儿科医生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指导。
此外,儿免联盟携手权威媒体,融合专家巡讲与大众疾病科普教育,贵阳市儿童医院的朱莉主任接受媒体群访,普及婴幼儿免疫知识,重申轮状病毒的危害和疫苗预防的重要性,厘清常见疾病护理与婴儿轮状病毒预防误区,进一步扩大联盟的学术影响力。
据悉,联盟将持续进行疾病科普工作,在全国进行14站巡讲,并携手权威媒体,融合专家巡讲与大众疾病科普教育,将科学、易懂的健康知识带给更多的公众,让联盟的学术力量惠及更多的中国儿童,为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贡献力量,助力健康中国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